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镍 - 铬 - 铁基固溶强化合金 |
执行标准 | ASTM B163、B166、B167、B168、B564、AMS 5715、AMS 5870、B751、B775、B829 等,对应 UNS 编号为 N06601,德标 Werkstoff 号为 2.4851 |
主要成分 | 镍(Ni):58 - 63%;铬(Cr):21 - 25%;铁(Fe):余量;碳(C):≤0.10%;锰(Mn):≤1.00%;硅(Si):≤0.50%;铜(Cu):≤1.00%;铝(Al):1.00 - 1.70%;磷(P):≤0.02%;硫(S):≤0.015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8.11g/cm³;熔点:1360 - 1411℃(2480 - 2571°F);比热容:448J/(kg・℃) (0.107BTU/(lb・°F));热导率:11.4W/(m・K)(25℃);线膨胀系数:14.2×10⁻⁶/℃(20 - 100℃);无磁性 |
机械性能 | 不同状态下数据有差异,如退火态抗拉强度 550 - 790MPa(80 - 115ksi),屈服强度 205 - 415MPa(30 - 60ksi),延伸率 40 - 70% ;固溶处理态抗拉强度 515 - 760MPa(75 - 110ksi),屈服强度 160 - 380MPa(25 - 55ksi),延伸率 40 - 75% |
加工性能 | 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 1150 - 950℃,加热速度不宜过快,热加工后需快速冷却;冷加工:冷加工性能良好,可进行冷拉、冷轧、冲压等操作,加工硬化率适中;焊接:可采用多种焊接方法,如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(TIG)、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(MIG)、手工电弧焊等,焊前需清理表面,焊后无需特殊处理 |
性能优势 | 具有出色的高温抗氧化性,在高达 1200℃仍能保持良好抗氧化能力;良好的抗碳化性和抗硫化性;在室温和高温下均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;较好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;较高的蠕变断裂强度,500℃以上表现突出;良好的成型性和焊接性,便于加工成各种零部件 |
耐腐蚀性 | 在含硫、含碳等多种复杂气氛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;在高温循环热条件下,抗氧化物剥落能力强;对一些常见的腐蚀介质如海水、稀酸等也有一定的耐受性 |
应用领域 | 热处理行业:用于制造工业炉的辐射管、马弗炉、蒸馏罐、火焰屏蔽、铸坯退火管、编织丝网输送带、链条帘、燃烧器喷嘴、电阻加热元件等,以及退火、渗碳、碳氮共渗、氮化等热处理操作的料篮、托盘和夹具;化学加工领域:制作工艺加热器、酸性水汽提塔中的冷凝管、氨重整器中的绝缘罐、硝酸生产设备中的燃烧器部件和催化剂格栅支撑;石油化工:用于制造高密度聚乙烯生产中的催化剂再生器和空气预热器;污染控制领域:用于汽油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热反应器和固体废物焚烧炉的燃烧室;电力行业:制作过热器管支撑、格栅屏障和除灰系统;航空航天: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点火器以及飞机、工业和车辆用燃气轮机的燃烧罐衬里、扩散器组件和密封环 |
热处理方式 | 固溶处理:加热至 1080 - 1120℃,快速冷却,目的是使合金元素充分溶解,提高耐腐蚀性和韧性;退火处理:加热至 850 - 900℃,空冷或炉冷,消除加工应力,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