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奥氏体不锈钢 |
主要成分 | 碳(C)≤0.15%;硅(Si)≤1.00%;锰(Mn)≤2.00%;磷(P)≤0.045%;硫(S)≥0.15%;铬(Cr)17.0 - 19.0%;镍(Ni)8.0 - 10.0%;钼(Mo)≤0.6%;铜(Cu)≤1.00%;氮(N)≤0.11%;铁(Fe)余量 |
物理性能 | 密度 7.98g/cm³;熔点 1398 - 1420°C;热膨胀系数平均 17.3×10⁻⁶/K;弹性模量 193MPa;导热系数 16.3W/m・K;电阻率 0.72×10⁻⁶Ω・m |
机械性能 | 屈服强度≥190MPa;抗拉强度 500 - 750MPa;伸长率 A50 毫米≥35%;硬度布氏≤230HB |
加工性能 | 热加工:锻造加热温度在 1000 - 1150°C,确保材料塑性和可锻性良好,锻造后快速冷却(水冷或空冷),获得所需微观结构和性能。冷加工:可塑性好,易于切削、冷变形,但冷加工硬化后需中间退火处理。焊接:可采用电弧焊、TIG 焊、MIG 焊等常规焊接方法,选择合适焊接材料,控制焊接温度和速度,避免产生过多氧化物或晶间腐蚀。焊接前清洁表面,去除油污和杂质,严格控制焊接参数,包括电流、电压和焊接速度,避免焊接缺陷。焊接后可能需进行后热处理,消除焊接应力并恢复材料性能。 |
性能优势 | 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,在酸、碱及盐等腐蚀性介质中耐蚀性优异;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强度和结构稳定性,间歇使用时可达 760℃,连续使用时在 840℃仍能保持性能;低磁性,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具有优势;易切削,加工性能良好 |
应用领域 | 航空航天:制造飞机发动机部件、航空仪器仪表等。汽车制造:生产汽车零部件,如发动机气门、油泵齿轮等。化工:制作化工设备,如反应釜、管道、阀门等。医疗器械:制造手术器械、植入物等。高温设备:用于制造燃烧器、锅炉、换热器等。 |
热处理 | 固溶处理:推荐加热温度范围为 1000 - 1150°C,通常采用 1020 - 1080°C,处理后快速冷却以固定组织结构。退火处理:在固溶处理后进行,消除应力、改善塑性和韧性,并提高材料的延展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