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马氏体不锈钢 |
执行标准 | GB/T 20878-2007 |
主要成分 | 碳(C):0.85 - 0.95%;硅(Si):≤0.80%;锰(Mn):≤0.80%;磷(P):≤0.040%;硫(S):≤0.030%;铬(Cr):17.00 - 19.00%;镍(Ni):允许加入≥0.60%;钼(Mo):1.00 - 1.30%;钒(V):0.07 - 0.12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7.7kg/dm³;比热容(0 - 100℃):0.46kg/(kg・K);热导率(100℃):29.3W/(m・K);线胀系数(0 - 100℃):10.5×10⁻⁶/K;电阻率(20℃):0.65Ω・mm²/m;纵向弹性模量(20℃):211GPa;磁性:有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:590MPa;延伸强度:245MPa;伸长率:15%;硬度:退火状态下 HBW≤269,淬火回火状态下 HRB≤55HRC |
加工性能 | 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合适范围,加热速度不宜过快,加工后快速冷却 。冷加工:可进行切削、钻孔、冲压等冷加工操作,通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刀具,能顺利进行机械加工 。焊接:焊接性能良好,可采用各种焊接方法进行连接,焊接后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均能满足要求 。 |
性能优势 | 高强度和高硬度,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后,能承受高负载和高温压力;优良的耐磨性,可在摩擦磨损条件下长时间保持性能;良好的耐腐蚀性,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膜,可有效防止进一步氧化腐蚀,在某些腐蚀环境下,耐腐蚀性能与含镍不锈钢相当;抗疲劳性能好,能承受高频率的应力循环;良好的低温性能,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。 |
应用领域 | 航空航天:制造飞机发动机部件、航天器结构件、机翼、机身框架等 。高端机械制造:制造承受高应力的精密零部件,如高速运转的轴类零件、高精度的齿轮等 。海洋工程:制造深海探测设备的框架、海洋平台的关键结构部件等 。 |
热处理 | 退火:在 800 - 920°C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,然后缓冷 。淬火:在 1050 - 1075°C 的温度下进行油冷 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