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,对应新牌号 09Cr17Ni5Mo3N |
执行标准 | 常参考国标 GB-T 标准 |
主要成分 | 碳(C):0.07 - 0.11%;硅(Si):≤0.50%;锰(Mn):0.50 - 1.25%;磷(P):≤0.040%;硫(S):≤0.030%;铬(Cr):16.00 - 17.00%;镍(Ni):4.00 - 5.00%;钼(Mo):2.50 - 3.20%;氮(N):0.07 - 0.13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参考同类不锈钢约 7.9g/cm³;熔点:参考同类约 1300 - 1450°C;热膨胀系数、热导率、比热容、电阻率、弹性模量等未提及,可参考同类不锈钢 |
机械性能 | 未明确给出具体数值,通常具有较高强度和硬度,良好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|
加工性能 | 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一般在 1050 - 1150°C,加热速度不宜过快,加工后需快速冷却,以防止产生裂纹 。冷加工:固溶处理后具有良好塑性,可进行冷加工 。焊接:可采用常见的熔焊和电阻焊方法,焊接后需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。 |
性能优势 | 耐腐蚀性优异,在多种腐蚀介质中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含氯离子环境下,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突出;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良好;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,在重复加载下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小 。 |
应用领域 | 海洋工程:制造海洋平台、船舶等设备和零部件 。化工设备:用于制造反应釜、管道、阀门等 。航空航天:制造航空发动机、航天器等高温部件 。 |
热处理 | 固溶处理:加热到 1020 - 1060°C,快速冷却,获得均匀奥氏体组织,便于后续加工 。沉淀硬化处理:加热到 475 - 650°C,保温一定时间,使合金元素形成沉淀相,提高强度和硬度 。退火处理:加热到 800 - 900°C,缓慢冷却,降低硬度,提高塑性和韧性 。淬火处理:加热到 1000 - 1050°C,快速冷却,提高硬度和强度 。回火处理:加热到 200 - 650°C,冷却,消除内应力,调整硬度和韧性 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