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镍 - 钼基耐蚀合金 |
执行标准 | UNS N10675、ASTM B619、ASTM B622、ASTM B333、ASTM B335、AMS 5542 等,德标 Werkstoff 号 2.4600 |
主要成分 | 镍(Ni):≥65%;钼(Mo):27 - 32%;铬(Cr):1 - 3%;铁(Fe):≤2%;钴(Co):≤3%;碳(C):≤0.01%;硅(Si):≤0.10%;锰(Mn):≤3.00%;钛(Ti):≤0.20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9.22g/cm³;熔点:1418℃(2585°F);热导率:10.2W/(m・K)(25℃);线膨胀系数:12.1×10⁻⁶/℃(20 - 100℃);无磁性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:≥860MPa;屈服强度(0.2% 偏移):≥420MPa;延伸率:≥50%;硬度:HB240 - 290;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|
加工性能 | 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 1040 - 1200℃,加热速度均匀,加工后可空冷或水冷,加热时需避免接触氧化性介质及硫、磷、铅等低熔点金属;冷加工:冷加工性能良好,延伸率较高,但比奥氏体不锈钢坚硬,加工硬化倾向明显,冷成形时需更大压力或分步成形,冷成形变形率小于 10% 时对耐腐蚀性影响小,变形严重时需中间和最终热处理;焊接:可采用气体钨极电弧焊(GTAW)、气体金属电弧焊(GMAW)等标准焊接技术,焊接性能良好,一般无需焊后热处理,焊接时选用小电流,避免过慢速度,不摆动,层间温度控制在 100℃以下,采用正、背两面氩气保护,压制前打磨光滑焊缝并酸洗 |
性能优势 | 在盐酸、硫酸、氢溴酸等还原性酸中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;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;比 Hastelloy B - 2 具有更高的延展性,可焊接和整体成型;高温下脆化时间长;出色的抗点蚀、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 |
耐腐蚀性 | 对纯盐酸、氢溴酸、硫酸等有极高的耐腐蚀性,能抵抗多种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的侵蚀,在含氯离子和氟离子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较好的耐腐蚀性 |
应用领域 | 化学加工行业用于制造处理腐蚀性化学品的反应釜、热交换器、管道、阀门等设备;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用于制造井下设备、炼油厂部件等;污染控制领域用于制造烟道气脱硫系统、工业废物处理设备等;海洋工程用于制造海水冷却系统、海水淡化设备、海上平台和海底设备等;制药行业用于制造处理腐蚀性化学品的工艺容器、灭菌设备等 |
热处理方式 | 固溶处理:加热至 1060 - 1080℃,快速水冷,使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在基体中,提高耐腐蚀性和韧性;热处理过程中需保持工件清洁无污染,避免接触硫、磷、铅及其他低熔点金属,加热炉最好为电炉,炉气洁净并微还原性,避免火焰直接接触工件,工件快速升温,出炉后快速水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