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 | 详情 |
化学成分 | 镍 (Ni):约 76.5%,作为基体元素,赋予合金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。铁 (Fe):约 17.5%,在调节磁性能方面有关键作用。钼 (Mo):约 5.5%,提高合金的硬度和耐热性。硅 (Si):≤0.2%,可细化晶粒和改善合金的加工性能。锰 (Mn):≤0.5%,作用是细化晶粒和改善加工性能。碳 (C):≤0.03%,有助于细化晶粒和改善加工性能。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约 8.6g/cm³,属于典型的镍基合金密度水平。熔点:无明确数据,推测与其他镍基合金类似,在 1300 - 1400℃左右。电阻率:≥70μΩ - cm ,能有效降低涡流损耗。居里温度:约 480°C,在此温度以下,材料能保持良好的磁性,超过此温度磁性消失。热膨胀系数:20°C 到 300°C 范围内约为 12.0×10^-6/°C,温度变化时尺寸变化相对稳定。 |
磁性能 | 初始磁导率:通常在 30,000 至 50,000 之间,在弱磁场下能快速产生磁化效应。饱和磁感应强度:一般为 0.8T 至 1.0T,在高频或强磁应用中表现出色。矫顽力:在 300°C 时低于 0.5A/m,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低矫顽力,磁滞损耗小。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:450 - 600MPa(根据热处理工艺不同而变化) ,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断裂。硬度:维氏硬度≥180,具有一定的耐磨性。延伸率:未提及具体数据,推测具有一定塑性,便于加工成型。 |
性能优势 | 1. 高磁导率,在弱磁场下响应迅速,适合精密电磁设备。2. 低磁滞损耗,提高能量利用效率。3. 优异的高温稳定性,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磁性能和机械性能。4. 良好的耐腐蚀性,可在多种环境下稳定工作。5. 高硬度和高电阻率,适合特殊应用场景。6. 对应力不敏感,耐磨性好。 |
应用领域 | 1. 高温传感器:利用其高温下稳定的磁性能制造。2. 航空航天器件:用于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重要组件。3. 电子器件:制作变压器芯、继电器和电感元件等,尤其适用于高频和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场合。4. 各种磁带机磁头、芯片,以及录音机、高频器件的铁芯等。 |
生产加工 | 熔炼:采用真空熔炼技术,严格控制化学成分,确保高纯度和优良磁性能。铸造:铸造后需进行热处理调整晶粒结构,优化磁性能。热处理:退火在 1100°C 至 1200°C 的氢气气氛中进行,减少内应力和提高软磁性能;时效处理在低温下进行,调整合金的硬度和机械性能。加工:可进行冲压、焊接等各种机械加工,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延展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