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 | 详情 |
化学成分 | 镍(Ni):83.0% - 84.0%,是主要成分,赋予材料高磁导率和良好软磁性能,对合金的磁性起关键作用。锰(Mn):1.2% - 1.6% ,能脱氧脱硫,改善热加工性能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强度和硬度。铌(Nb):0.4% - 0.6% ,可细化晶粒,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,同时对磁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。硅(Si):2.8% - 3.3% ,提高电阻率,降低涡流损耗,增强耐腐蚀性。铁(Fe):余量 ,作为合金基体,承载其他元素发挥作用。碳(C):≤0.03% ,严格控制其含量,避免因晶格畸变对磁性产生负面影响,防止引起磁时效现象。磷(P):≤0.02% ,硫(S):≤0.02% ,控制杂质元素,保障材料性能。 |
物理性能 | 密度:8.6g/cm³ ,相对稳定的密度特性,在材料选型和设计中是重要参考因素。电阻率:0.65μΩ・m ,较高的电阻率可有效降低涡流损耗,适合在高频电磁环境下使用。居里点:320℃ ,在该温度以下,材料保持良好的磁性,高于此温度磁性消失,限制了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。硬度:140HBW ,具备一定的耐磨性,在实际应用中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摩擦。 |
磁性能 | 矫顽力:一般低于 800A/m ,磁滞回线面积小而窄,在磁化和去磁过程中磁滞损耗小。起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高 ,能在弱磁场下快速响应并高效传输和集中磁场,在电磁感应设备中表现出色。饱和磁感高 ,在强磁场下能达到较高的磁化强度,满足强磁应用场景的需求。 |
机械性能 |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,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,能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发生破裂或变形,保证材料的结构完整性。良好的加工性能 ,可通过轧制、锻造、冲压等多种加工工艺,制成板材、带材、棒材等不同形状,满足多样化的工业需求。 |
性能优势 | 1. 高导磁率,在弱磁或中等磁场环境下,能快速响应并集中磁场,提高电磁转换效率。2. 低矫顽力和低磁滞损耗,在反复磁化过程中,能量损失小,可节省能源,提高设备运行效率。3. 高电阻率,有效降低涡流损耗,适用于高频应用,如高频变压器、电感器等。4. 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,便于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,满足不同行业的设计和制造要求。 |
应用领域 | 1. 电器工业:用于制造小型变压器铁芯,提高电能转换效率,降低能耗,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块。2. 电信工业:制作继电器铁芯、扼流圈等,保障电信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处理,在通信基站、交换机等设备中有重要应用。3. 电磁屏蔽:凭借其良好的导磁性能,用于制作电磁屏蔽材料,防止电磁干扰,保护电子设备正常运行,如在精密仪器、计算机等设备中。4. 传感器:可作为传感器的磁性元件,利用其对磁场变化的敏感特性,将磁场信号转化为电信号,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,如位移、压力、速度等。 |
生产加工 | 熔炼:采用熔融法制备,在熔炼过程中精确控制各元素配比,确保成分均匀,保证材料性能的一致性。加工:通过轧制、锻造、冲压等工艺加工成所需形状,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,避免引入应力影响磁性能。热处理:1. 固溶处理:加热至固溶温度,保温一定时间后迅速冷却,使固溶元素均匀分布,提高机械性能和磁性能,改善加工性能。2. 淬火:将固溶处理后的材料迅速冷却,使固溶元素固化,提高硬度和强度,但需注意可能对磁性能产生的影响。3. 时效处理: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,使析出物形成和长大,增加硬度和强度,维持较好的磁性能。具体的热处理温度、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,需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 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