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近 α 型钛合金 |
主要成分 | 钛(Ti)余量;钼(Mo)0.2 - 0.4%;镍(Ni)0.6 - 0.9%;铁(Fe)≤0.30%;碳(C)≤0.10%;氮(N)≤0.03%;氢(H)≤0.015%;氧(O)≤0.25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约 4.51g/cm³,熔点约 1668°C,导热系数约 15 - 16W/(m・K),线膨胀系数约 8.6×10⁻⁶/°C ,电阻率约 0.5 - 0.6μΩ・m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≥485MPa,屈服强度≥345MPa,延伸率≥18% ,硬度约 HB130 - 180 |
加工性能 | 熔炼:一般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,确保合金成分均匀和质量稳定。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范围在 800 - 950°C,可进行锻造、轧制、挤压等,加热时需控制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,避免过热或过烧。冷加工:能进行冷轧、冷拉等操作,冷加工过程中需进行中间退火,以消除加工硬化,恢复塑性。焊接:常用氩弧焊,焊接前需对焊件进行严格清理,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物等杂质,焊接时需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保护措施,防止焊接缺陷产生。 |
性能优势 | 在还原性酸和高温氯化物环境中,耐蚀性能、抗缝隙腐蚀性能比普通钛合金有显著提高;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,强度和塑性较为平衡;加工性能良好,便于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|
应用领域 | 石油化工:用于制造反应塔、换热器、管道、阀门等,处理具有腐蚀性的介质。海洋工程:制作海水淡化设备、海洋平台的耐腐蚀部件。舰船制造:用于制造舰船的海水管路系统、热交换器等。核工业:在核燃料废物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。 |
热处理 | 退火:650 - 750°C,保温 1 - 3 小时,空冷或炉冷,消除加工应力,改善组织和性能。固溶处理:加热到 850 - 950°C,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,提高强度和硬度。时效处理:对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在 450 - 550°C 进行时效,进一步提高强度和硬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