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α 型钛合金 |
主要成分 | 钛(Ti)余量,铜(Cu)2.5% ,其他杂质元素含量符合相关标准限制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约 4.5g/cm³,熔点约 1650 - 1700°C,导热系数约 10 - 15W/(m・K),线膨胀系数约 8×10⁻⁶/°C ,电阻率约 0.5 - 0.6μΩ・m |
机械性能 | 抗拉强度约 340 - 540MPa,屈服强度约 270 - 410MPa,延伸率≥20% ,断面收缩率≥30%,硬度 HB≤160 |
加工性能 | 熔炼:通常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,保证成分均匀和纯度。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 800 - 950°C,加热时需控制气氛,避免污染。冷加工:能进行冷轧、冷拉等,冷加工率较高时需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。焊接:常用钨极氩弧焊、电子束焊、电阻焊等,焊接性能良好,接头强度系数可达 100%,但拉伸和弯曲延性略有降低 。 |
性能优势 | 具有良好的工艺塑性,易于加工成型;焊接性好,便于制造复杂结构件;热稳定性佳,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保持性能稳定;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,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|
应用领域 | 航空航天:制造飞机结构件、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外面的引射机匣、后链体、排气收集器的加强带、加强圈、支撑圈等。化工领域:用于制造一些对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有要求的设备和管道。 |
热处理 | 退火:加热至 600 - 700°C,保温 1 - 2 小时后空冷,消除应力,改善组织性能。固溶时效处理:固溶温度 750 - 850°C,保温后快速冷却;时效温度 400 - 475°C,保温一定时间,可提高合金强度 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