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亚稳定 β 型钛合金 |
主要成分 | 钛(Ti)余量;铝(Al)2.5 - 3.5%;钼(Mo)4.7 - 5.7%;钒(V)4.7 - 5.7%;铬(Cr)7.5 - 8.5%;铁(Fe)≤0.3%;碳(C)≤0.05%;氮(N)≤0.04%;氢(H)≤0.015%;氧(O)≤0.15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约 4.83g/cm³ ,室温弹性模量 85(固溶态)~110(时效态)GPa,泊松比 0.33,相变温度 730 - 750℃ |
机械性能 | 固溶处理状态下,抗拉强度≥700MPa,延伸率≥20%;固溶时效状态下,抗拉强度≥1300MPa ,延伸率≥8% |
加工性能 | 熔炼:需经过两次以上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炉熔炼。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 850 - 1000°C,可进行锻造、热轧、热挤压等,加热时需控制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,防止过热或过烧。冷加工:在室温下进行冷加工时塑性较差,常见方法有冷拔、冷轧和冷镦等,需谨慎控制成形参数 。焊接:焊接性能良好,但焊接时需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,避免污染和热裂等问题。 |
性能优势 | 固溶处理状态下,冷成形性能优异,焊接性能良好;固溶时效状态下,强度高且塑性良好;有良好的耐腐蚀性、耐热性和疲劳性能;生物相容性良好 |
应用领域 | 航空航天:制造 300℃以下工作的航空紧固件,如螺栓、铆钉;500℃以下短时工作的航天紧固件,像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、星箭连接带 。医疗器械:制作部分对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有要求的植入器械。 |
热处理 | 固溶处理:750 - 800℃范围内选定温度,通常为 800℃±10℃,3 - 30min,空冷或更快冷。时效:450 - 550℃范围内选定时效温度,通常为 500℃±10℃,8 - 24h,空冷或炉冷。去应力退火:650 - 700℃,30 - 60min,空冷或炉冷。 |
缺点 | 密度较高;弹性模量和抗高温蠕变能力较低;生产成本相对较高;加工难度大,加工时易发生热影响;热导率低,热加工时热量不易散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