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 | 详情 |
类别 | α+β 型钛合金,是 TC4 钛合金的改进版本 |
主要成分 | 钛(Ti)余量;铝(Al)5.5 - 6.8%;钒(V)3.5 - 4.5%;铁(Fe)≤0.25%;碳(C)≤0.08%;氮(N)≤0.05%;氢(H)≤0.0125%;氧(O)≤0.13%;其他元素(单个)≤0.1%;其他元素(总和)≤0.4% |
物理性能 | 密度约 4.51g/cm³,熔点约 1660 - 1690°C,导热系数约 7.95W/(m・K),线膨胀系数约 8.6×10⁻⁶/°C(0 - 100°C),弹性模量约 110GPa,泊松比 0.34 |
机械性能 | 退火态下,抗拉强度≥860MPa,屈服强度≥795MPa,延伸率≥10%,断面收缩率≥25%;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|
加工性能 | 熔炼:通常需三次熔炼,选用 0 级或 0A 级海绵钛,在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铁、氧等间隙元素 。热加工:热加工温度在 850 - 1000°C,加热时需控制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,防止过热或过烧,可进行锻造、轧制、挤压等操作。冷加工:冷加工时塑性较好,可进行冷轧、冷拉等,冷加工率较高时需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,退火温度约 650 - 700°C。焊接:焊接性能良好,常用氩弧焊,焊接前需对焊件进行严格清理,去除表面油污、氧化物等杂质,焊接时需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保护措施,防止焊接缺陷产生。 |
性能优势 | 生物相容性良好,对人体组织无不良反应;强度与韧性良好,能承受一定外力;耐腐蚀性强,在多种介质中性能稳定;低温性能优越,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;塑性好,便于加工成型 |
应用领域 | 医疗领域:制作人工关节、骨骼固定器械、牙科种植体、颅骨修复材料等。航空航天:制造飞机大梁、隔框、机翼壁板、发动机部件等对损伤容限要求高的零部件。海洋工程:用于制造在低温、海水环境下工作的结构件、海水管路系统等。 |
热处理 | 退火:700 - 800°C,保温 1 - 2 小时,空冷,消除应力,改善组织和性能。固溶时效处理:固溶温度 900 - 950°C,保温后快速冷却;时效温度 500 - 550°C,保温一定时间,提高合金强度 。 |